中新网12月24日电 据国家质检总局网站消息,日前,由国家认监委组织制定的《食品防护计划及其应用指南食品生产企业》通过审定,为解决不法食品生产经营者因不正当逐利和恶性竞争故意污染食品等非传统性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了预防应对措施。据了解,该指南有望于2010年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正式发布,成为中国首个食品防护的国家标准。
该标准立足于指导食品生产企业预防产品和生产过程受到人为蓄意破坏和故意污染,指导企业做好防范来自于外部的蓄意破坏行为外,还指导企业通过完善措施、程序,及时发现、报告和控制情绪不稳定员工并进行心理疏导,及时跟踪受到处罚、降职、辞退等员工的情况。强调企业建立健全内外部沟通机制,形成和谐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坚持"以人为本",从根本上消除发生蓄意破坏的不稳定因素。
针对故意污染的"行业潜规则"问题,标准指导企业收集和识别本行业故意污染信息,建立合格供应商的评价机制,降低原辅料被故意污染的风险;同时企业内部采取措施预防在加工环节出现故意污染食品的行为;企业若发现故意污染具有行业普遍性,及时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等。
审定委员会专家认为,《食品防护计划及其应用指南食品生产企业》结合了中国食品生产企业实际,汲取了国外经验,是对中国现有食品管理体系标准的必要补充和完善,也适用于重大活动的食品安全保障措施;标准的制订自主创新,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悉。截止到2009年10月,已有6000多家出口食品企业初步实施了食品防护计划。